处置逃兵的法律演变
中国古代战争中,士兵都是被强制服役的农民,在大多数时代,当兵并不能带来身份上、经济上的明显好处。在“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孝经》)的文化环境下,当兵要冒身体毁伤、陷己不孝的下场,也很难得到精神上的激励。因此古代统治者为了能够驱使士兵为自己卖命,只好严惩逃兵。曹魏的“士亡法”并非个案。
现在可以看到的最早的处置逃兵法律,是在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的秦《军爵律》两条条文。一条是规定士兵每五人编为一“伍”,其中有一个士兵逃亡的,其余四人都要受罚两年的劳役(如有战功斩敌一颗首级可以免罚)。这种连坐法使全体士兵出于自身安全考虑而互相监视,大概是各国军队普遍实行的。另外一条规定,如果在战场上“失踪”,军队已经上报他阵亡、国家对他的后人进行了抚恤、授予爵位,可是后来查明他是在战场上逃跑,并没有死,就要剥夺他后人所得的抚恤及爵位。这人日后回到家乡,就“以为隶臣”,成为国家奴隶。
商鞅变法后,秦国的士兵在战场上斩获敌军一个首级就可以获得一级爵位,国家按照爵位来分配土地,授予种种法律上、社会生活上的特权。因此秦国军队总的来说士气高涨,被孙卿子评为是战国最强的军队,“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荀子·议兵》)。因此逃兵问题或许不那么严重,处罚还不算很重。
唐律的《捕亡律》将逃兵罪名区分为已出征临战时的逃亡、平时镇守驻防时的逃亡两大类。凡是军队已出征上战场,士兵逃亡一日徒一年,一日加一等,逃亡超过十五日判处绞刑。如果是在作战时逃亡的处斩首。凡是平时镇守驻防,士兵逃亡一日杖八十,三日加一等,最高加到流配三千里为止,没有死罪。
唐末五代时期军阀混战,为了防止士兵逃跑,朱温(后梁太祖)下令在士兵脸上刺上军号(用针刺字后再涂上墨汁),在道路关口设立岗哨盘查,发现刺字的逃兵就予以处死。这个办法迅速被各个大小军阀采用,也被宋代继承,士兵一律刺面,并设“逃亡之法”。刺面的禁军逃亡,满一日处斩首。北宋仁宗改为逃亡满三日,斩首。北宋神宗王安石变法期间改为逃亡满七日,处斩首。这个法律一直维持到南宋灭亡,只不过各代皇帝往往下诏特赦逃兵的死罪。
明律继承了唐律将逃兵罪一分为二的立法原则,但不采用按照逃亡日期来定罪量刑。《兵律·军政》规定,军官军人出征时逃亡的,初犯杖一百,充军继续出征;再犯者处绞刑。而各地驻防军人逃亡的,初犯杖八十,继续服役;再犯杖一百,发往边远地区充军服役;三犯处绞刑。
清律沿袭了明律的规定,只是将两种逃兵罪名的绞刑都改为“绞监候”(监禁等待秋审最后决定是否执行绞刑)。可是在后来的清代条例里,却不分出征、驻防,只要是“在营”的将士逃亡的,一律加重为斩立决(不经秋审报朝廷核准后立即执行死刑)。在战争结束前自首的,发遣到各省驻防八旗为奴;战争结束后才自首的仍然斩立决。
明朝戚继光在《练兵实纪》等军事著作里记载了自创的“营规”,他处置逃兵的办法并非仅仅依靠死刑恫吓。
民国初年,北京地方审判厅审理了一起离奇的离婚案,主角一个是太监张静轩,...
2015-11-20
世界上最大的桃木宝剑 孟慧制作的桃木九龙至尊剑 证书编号:11893-1401-02 ...
2016-03-30
世界十大奇案中有很多案件案发至今几十年都没有破案,如开膛手杰克,可能到...
2016-04-21
说到不腐女尸前有慈禧后有小河公主,其实还有一个更神奇的,可能很多网友并...
2015-07-28
2008年1月,位于欧洲与亚洲交界处的土耳其境内传出了令世界震惊的UFO目击影...
2014-11-23
春秋五霸时期,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一举击败了吴王夫差,演 出了历史上春秋...
2016-06-27
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是我国帝王陵园中面积最大、陪葬墓最多的一座,...
2015-11-26
英国着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25日警告说,如果外星人知道人类存在并入侵地球...
2016-03-30
关于赵祯的身世,有一种至今流传的说法,这就是狸猫换太子的故事。主人公的...
2013-11-22
生化武器似乎是一个很现代的概念,但其实早在1700多年前匈奴人就曾使用过它...
2016-01-15
据国外媒体报道,一艘名为雷鸟2号的巨型飞艇进行了试飞,该款交通工具或将...
2015-07-12
结婚本身就是一件幸福的事情,然而各式各样的闹洞房却让新郎新娘既高兴又尴...
2015-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