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探索
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奇闻异事 > 正文

揭秘人类货币史上的耻辱:津巴布韦元(2)

  津元并非唯一耻辱

  在纸币取代黄金白银成为人类流通货币的一百多年间,津元并不是唯一的耻辱。1922-1923年间的德国纸马克、1945-1946年间的匈牙利平格、1971-1981年间的智力比索、1975-1992年间的阿根廷比索、1988-1991年间的秘鲁索尔都在这根耻辱柱上。之所以会发生这种恶性通货膨胀现象,都因为当时的政府财政困难,入不敷出。

  以魏玛共和国时期的德国纸马克为例,1922年底,德国发现没有能力支付《凡尔赛条约》的战争赔款,法国和比利时旋即占领了德国工业区,导致德国工业巨头命令工人罢工,德国经济濒于崩溃。魏玛共和国于是开动印刷机,印出没有任何商品作保证的纸币来支付战争债务和工人福利。

  纸币很快就变得没有任何价值。1922年,纸马克最大面值为50,000,一年以后变成了100万亿。到1923年11月底,德国的年通货膨胀率为325,000,000%,意味着物价每两天就翻倍。最后德国政府发行“地租马克”取代了“纸马克”。

魏玛共和国纸马克

  世界上唯一一个九种货币共存的国家

  在2009年津巴布韦宣布津元退出法定货币后,美元、南非兰特、博茨瓦纳普拉、英镑和欧元就成了法定货币,以后的几年里,政府又允许了澳元、人民币、日元、印度卢比成为了法定货币,而且政府不设定汇率,于是,这个非洲内陆国家就成了世界上也许是唯一一个九种货币共存的国度,唯独没有他们自己的本国货币。

津巴布韦也是人民币国际化的一个机会

  津巴布韦实际上成了一个没有中央银行的主权国家,津巴布韦央行成了一个不发行本国货币,没有货币政策的“伪央行”。在津巴布韦市场上,出现了九种货币共同存在,共同竞争的局面。事实上在2009年以后,津国就不再有通货膨胀。多货币体系给津国带来了一些混乱,但并没有出现通常认为的经济崩溃局面,反倒是津巴布韦的经济在承受了近十年的下降后,自2009年以后进入了高速增长阶段。根据世界银行数据,2008年津国GDP是44亿美元,2009年增加到了82亿美元,2010年是94亿美元,直至2013年增加到134亿美元。

  津元的故事不会在今天重演

  最后,当年津巴布韦央行会设计出一张张大额纸币,是因为央行没有钱来买纸印钱。这听起来很诡异,但仔细一下就明白,央行印钱需要成本,当纸张、墨水和开动机器的成本大于纸币本身的面值,就会出现越印钱越亏钱的局面,所以央行就会停止印钱。然而央行一旦停止印钱,会导致整个银行系统缺钱,经济陷于停止,政府财政出现问题,于是央行不得不增加纸币面值,就形成了恶性循环,面值100万亿的津币就是这么来的。

  而如今,纸币的时代已经过去,人类进入电子货币时代,进入了网上支付甚至移动支付阶段,流通中不再需要那么多现金。央行数据,一季度移动支付39.78万亿元,同比增长921%,可以预见,用不了多少年甚至可以不需要现金就能生活。今后哪怕是个人账户上多几个零,对银行来说,成本几乎为零,所以今后不会再出现央行停止印钱导致银行系统缺钱的情况,央行只需要在键盘上多按几个零就行了。

  只是,纸币时代的货币耻辱一定会以另一种方式在电子货币时代显现,至于在什么时间以什么方式出现,我们不得而知。

上一页(2/2)下一篇

奇闻异事

人物推荐

搞笑图片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