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探索
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民国风云 > 正文

民国高考那些事 盘点单科零分被录取大师(3)

三、“教授治校”

另一方面,自主招生体系也可视为民国大学学术独立性的侧影。正如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所说的:“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他在清华确立了“教授治校”的传统,但这一传统并非清华独有:北大蔡元培、浙大竺可桢、南开张伯苓……他们普遍有崇高的道德操守、人格力量。这使得当下很容易被质疑的高校自主招生灰色寻租空间问题,在他们身上却完全不成为一个问题。

以梅贻琦为例,他有着极强的规则意识。当年,梅贻琦的侄子梅祖武、小女儿梅祖芬都报考过清华大学,因为成绩不合格,一个去了北洋大学北京分部(即后来的北京大学工学院),一个去了燕京大学。

其实,在梅祖芬考清华的1946年,还有两个名人的女儿报考清华大学落榜了。她们就是梁再冰和冯钟璞。梁再冰的父亲是梁思成,清华大学建筑系主任;冯钟璞的父亲是冯友兰,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哲学系主任。

那些单科零分被录取的大师们

1922年,燕京大学女校。

不过,民国时期的单独招生,也并非全无系统性弊端。单独招生注重的是个性,但当时全国在校大学生中,却有七成以上都是文科生,这个比例,和当时中国对大批科技、工业人才的需求,显然是极不相称的。这其实也是中国千余年来科举考试仕途导向的结果,官僚们熟读四书五经、治国韬略,同时却非常轻视科学技术,视之为“奇技淫巧”而往往大加排斥。

重文轻理的传统弊病,迫使国民政府教育部从1933年起强制实行“比例招生法”,即文科生比例不得超过实科(理科)生。在此之前,各个高校已经实行了文理分科,但文科生和理科生的比例并没有强行规定,考生想报什么和学什么全凭自己的兴趣。

1935年,国民政府教育部更是直接给各高校下达了文理两科的招生人数,这是中国高校“计划招生”的开始,此法也一直沿用至今。

上一页1..(3/4)下一页

奇闻异事

人物推荐

搞笑图片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