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探索
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考古发现 > 其它 > 正文

印度神庙里的亿万宝藏和它的神秘传说

印度神庙密室里发现的这批财宝,件件价值连城;当地政府设置三道防线确保安全  

寻找宝藏的影视剧和小说,总是特别受人青睐。珍贵古老的藏宝图、诡秘难解的暗示符号、人迹罕至的藏宝地点、让寻宝者有来无回的重重机关,令许多人心驰神往。当然,对大多数人来说,这些都是虚构的,无法变成现实。然而,印度南部喀拉拉邦的帕德马纳巴史瓦米神庙近来发现的大量财宝,让全世界欣赏到了一部现实版的寻宝大片。同时,宝藏如何保护,最终归谁所有,这些问题也同宝藏本身一样,吸引着人们关注的目光。

神庙里的无价之宝

喀拉拉邦位于印度西南部,与斯里兰卡隔海相望。这里四季如春,盛产咖啡、橡胶、槟榔等热带作物,“喀拉拉”在印度语中,是“椰子之乡”的意思,大片椰林是这里常见的风景。

喀拉拉邦宗教气氛非常宽松,多种宗教并存。帕德马纳巴史瓦米神庙是著名印度教庙宇,它有记载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8世纪,并在18世纪重建。此次宝藏挖掘之前,神庙一直归当地瓦尔玛王族后裔所有。它占地近7000平方米,以错综复杂的雕塑闻名遐迩。这里供奉着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的毗湿奴神,每年吸引着大量信众前来朝拜。

神庙宝藏的发现与一位叫桑达拉拉江的人关系密切。桑达拉拉江是上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英迪拉·甘地政府时期的情报局官员,退休后陪同双目失明的父亲居住在帕德马纳巴史瓦米神庙附近。老人是位虔诚的印度教徒,现在虽然已经年过七旬,但每天仍坚持凌晨2时30分走进神庙祷告,每次持续8个小时。

一直以来,当地就传说神庙中藏有大量财宝,但谁也没有真正去挖掘。不过,对藏宝一说,桑达拉拉江深信不疑,而且,他越来越对神庙管理人员心存疑虑。2009年,桑达拉拉江向喀拉拉邦高等法院投诉,称有关方面对神庙管理不善,安全措施不当,政府应该收回神庙的管理权,并负责庙内财产的处置和防盗。2011年1月,喀拉拉邦高等法院裁定,由邦政府接管神庙。5月,印度最高法院要求喀拉拉邦在接管神庙前,成立由7个人组成的委员会,清点神庙总资产,并列出详细清单。

6月29日,清点工作正式开始。印度的神庙大多藏有财宝,但几经战乱,许多神庙都被侵略者或盗墓贼洗劫一空。相比之下,帕德马纳巴史瓦米神庙中的财宝保存相对完好。挖掘之前,工作人员确定了6个地下密室,并把它们用字母A至F编号。其中,A、B两个密室历史最久远,据考证已经有139年未曾打开。

工作人员在打开A密室时,做了充分的准备,也颇费了一番周折:密室外停着救护车以防发生紧急状况;地下氧气不足,为了防止工作人员窒息,还要用风扇将大量空气输入地下;就连那把生锈的大锁,挖掘人员也是用了2个半小时才打开。密室门开了,在强光灯和火炬的照明下,工作人员紧张而好奇地走了进去。不过,他们失望地发现,密室几乎是空的。

然而,挖掘人员并没有放弃。他们移开密室中的几块大石头,发现了一条通往密室深处的秘密通道。人们沿着通道走了没多远,就被眼前所看到的一切惊得目瞪口呆——他们真的找到了一个巨大宝藏!报道说,在A密室中发现的财宝包括:1200多根长约2.7米、重2.5公斤的金链;3个黄金皇冠;近1吨重的黄金饰品、钻石古董珠宝、用丝缠绕的宝石;17公斤重的东印度公司时期金币;18枚19世纪初拿破仑时期的硬币;1只黄金制成的小象;3尺半高的镶钻毗湿奴神像;一座1尺高、约1公斤重的人形雕像,等等。

除A密室外,工作人员在其他4个已打开的密室中,也发现了不同数量的财宝。喀拉拉邦行政长官贾亚库马尔称,已经发现的宝藏的总价值,初步估算超过5000亿卢比(约合729.5亿元人民币)。印度媒体的估计更为大胆,认为这些宝藏的价值超过1万亿卢比(约合1459亿元人民币)。按照先前记录,印度最富有的神庙为安得拉邦的提鲁巴提神庙,其拥有财产价值3200亿卢比(约合467亿元人民币)。帕德马纳巴史瓦米神庙拥有的宝藏价值远超这一数字,一跃成为印度最富的神庙。 

不过,印度政府迄今没有公开任何有关财宝的实物照片,使得印度各界对宝藏到底价值几何仍有争议。古董商们认为,文物的价值因个体而异,很难估计出其市场价格。世界著名艺术品拍卖行之一的佳士得拍卖行印度分行负责人梅娜卡·沙哈也认为,拍卖行迄今没有看到这批财宝的实物,只有经过鉴定,才能确认其真实价值。

印度考古学家喜玛昌德拉认为:“发现的财宝中包括一些17世纪的威尼斯金币。这种金币当时在沿海地区非常流行,常被葡萄牙人、荷兰人和英国人用作香料贸易的交换货币,其货币价值和学术价值很难直接用现代的金钱来衡量。”文物中还包括10盏纯黄金制作的灯具,是12世纪南印度的潘迪亚王国国王敬献给神庙的,即便是拍卖行,都很难对这种罕见的古董准确估价。它们成了实实在在的“无价之宝”。

打开密室会亵渎神灵

尚未开启的B密室是6个密室中最大的一个,据传也是藏宝量最多的一个。现在,B密室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有分析称,如果B密室被打开,宝藏总价值还将会有新的突破,甚至有可能是目前估价的10倍!

当地政府本打算于7月8日开启B密室,但遭到了很多信徒的反对。近几天,已经有大批的印度教信众闻讯从各地赶来,围坐在神庙外,念经祷告以示抗议,希望政府不要继续开启密室,以免为当地招致祸端。其中一个说法是,开启B密室将打开“潘多拉的盒子”,会给帕德马纳巴史瓦米神庙所在的地区带来诅咒和灾难,而那些亲手开启密室的人将会遭到毁灭。

还有信徒警告说,有一条地下通道将B密室与大海连在一起。如果打开密室,将会引发神的愤怒,海水会倒灌进来,淹没整座城市。有人甚至翻出了上世纪30年代的一则新闻,说1908年有人试图打开神庙的密室,却被一群眼镜蛇吓跑了。印度教的传说中,神圣的地方都会有眼镜蛇守护。所以一些信徒认为,B密室内肯定有大量眼镜蛇,它们数百年来守护着密室,时刻准备攻击那些试图进入的人。不过,这些传说在现代科技面前被人看作不足为信,当地一位有着25年丰富经验的捕蛇人说,密室中绝不可能有眼镜蛇,因为那里没有足够的氧气,也没有老鼠等食物供蛇来吃,它们靠什么活下去?

传说或许不值得相信,但打开B密室的实际困难真的很大。工作人员曾试图开启密室的铁门,但发现用钥匙无法做到,唯一的办法是用气体切割机切开。但这一想法很快被否决,因为这种“动粗”的行为,真的是对神庙和神灵的亵渎。最终,政府不得不考虑到民众的宗教感情,决定暂缓B密室的开启工作,先对已发现的财宝进行清点造册。

宝藏哪里来的

帕德马纳巴史瓦米神庙的真正起源已无从考证,但有很多相关的传说,其中一个最为著名:一位圣人向神祈祷,希望见到佛祖一面。神于是化身为一个调皮的小男孩,吞下了用于拜祭的圣物。圣人生气地追赶男孩,男孩躲到了一棵大树下。大树倒下,并变为一个巨大形态的毗湿奴神。圣人认出了毗湿奴神,恳求他变小点,到正常人的3倍就行了。毗湿奴神缩小后,告诉圣人,以后朝拜他必须经过3道门:第一道门供奉湿婆神,第二道门通往毗湿奴神肚脐上的莲花,第三道门后面是毗湿奴神的脚,这只脚可以带领信徒们走向神的救赎。帕德马纳巴史瓦米神庙正是依照这道神谕建造的。

公元8世纪时,统治喀拉拉地区的是哲罗王朝,当时流传下来的民歌和史诗都记录了这座神庙。神庙的门塔很有特点,它是在1566年建造的,共有7层、30多米高。

到18世纪,喀拉拉地区南部出现了一位骁勇善战的勇士瓦尔玛,他率军击败当时该地区的几个土邦王,建立起了强大的特拉凡科王国。与其他国王相比,瓦尔玛深谙统治之道,他运用印度教教义,推广“君权神授”理念,于1750年重建帕德马纳巴史瓦米神庙,并以该神庙作为王国精神文明的中心,后人将其尊称为大君瓦尔玛。目前的帕德马纳巴史瓦米神庙基本保持了重建后的原貌。

帕德马纳巴史瓦米神庙起初是瓦尔玛王族的家庙,因此毗邻瓦尔玛旧王宫。神庙门前曾是一条年久失修的狭窄巷子,常常聚集着远道而来朝圣的穷人。

特拉凡科王国十分富有。据说,欧洲的烹饪技艺和餐食本来索然无味,直到欧洲人发现了印度香料,他们的食物口味才得以改善。因此,通往欧洲的香料贸易成为当时印度最赚钱的生意。在特拉凡科王国的全盛时期,瓦尔玛强悍的军队击败了入侵喀拉拉地区的荷兰舰队,牢牢控制住了喀拉拉地区与欧洲之间海上贸易的出口港,这奠定了特拉凡科王国财富的雄厚基础。

神庙中的宝藏从何而来?印度考古学家喜玛昌德拉认为:“大量的钻石、红宝石和翡翠有可能是国王出于喜好而花重金购买的,也有可能是来喀拉拉邦的商人向国王进贡的礼品。”据记载,特拉凡科王国似乎从来都不缺少黄金。瓦尔玛喜欢在纯金浴盆中洗澡,高兴的时侯会把浴盆砸碎,把碎金块分给婆罗门群体(印度社会的僧侣,印度种姓制度中的最高阶层),他赠予所尊敬的人的礼品,也都是价值不菲的黄金。瓦尔玛王族后裔斯瑞库马尔·瓦尔玛称:“在特拉凡科王国时期,新国王的加冕典礼中有一个特殊的仪式:神庙中的黄金被拿出来堆在一起,新国王必须把自己全部埋在黄金堆当中,寓意着他将变成黄金和财富的主宰。只有这样,新国王才会被认为有做国王的天赋。”

不过,瓦尔玛本人是位虔诚的印度教徒,他的后人也都醉心于宗教教义,并形成了勤俭的生活习惯,这使得大量的财富得以保存在神庙中,流传后世,而不像印度北部地区的一些王族,将财富挥霍一空。

安全令人担忧

印度建国后的几十年里,帕德马纳巴史瓦米神庙由瓦尔玛王族后裔负责管理,他们雇了50多人看家护院,但这些人没有经过严格的保卫训练,也没配备武器。一直以来,很多人把宗教的神圣和信徒们的虔诚,当作对神庙最好的护卫。

但宝藏的发现,加剧了人们对帕德马纳巴史瓦米神庙安全的担忧。据印度媒体报道,发现宝藏的消息让很多人对神庙趋之若鹜,连神庙周边的小贩们都能感受到这股热潮。一位卖香蕉片的小贩说:“我们村里很多人都向我打听神庙的事情。”他还对自己的生意前景发表了看法:“将来一定会有更多游客来参观神庙,我的香蕉片会越来越好卖。”

与小贩们的兴奋相反,瓦尔玛王族后裔们现在心情非常糟糕,尤其是负责管理神庙的王位继承人蒂奴瑙·瓦尔玛,心情十分沮丧。他们认为,对外公布财宝的藏匿地点就在神庙密室当中,可能会给神庙本身带来安全隐患。

当地政府也认为,目前偷盗的手法多种多样,有时防不胜防,因此必须为这批财宝提供最为严密的防护,同时,还要防范不法分子借机煽动闹事。为此,当地政府任命高级别警务人员统筹安保工作,设置了三道安全防范的屏障:45名便衣警察驻守神庙内,非印度教徒不得入内;65名警察在神庙外守卫;流动巡警在神庙周围全天候巡逻。在神庙的关键部位,还安装了金属探测仪和摄像头。“我们已经要求警察在执勤时,不得损害神庙的传统,也不能给信徒们带来麻烦。”安保工作负责人说。据说,为了保护这批宝藏,政府已经支付了1亿卢比(约合1459万元人民币)的安保费用。

谁有资格拥有宝藏

密室中的宝藏被封存了上百年,如今到底应该归谁所有?瓦尔玛家族的后人认为,这笔财宝理应归瓦尔玛王族后裔所有,因为王室成员掌管神庙已有数百年之久,从未出现任何问题,王室家族已将全部奉献给了神。

研究瓦尔玛王朝的历史学家萨什布沙称:“帕德马纳巴史瓦米神庙是瓦尔玛王族的呼吸与生命,财宝应当被继续保管在神庙内,神庙的一切事务也应当继续由瓦尔玛王族后裔掌管。”

多年来,为了管理神庙,瓦尔玛王族成立了一个信托基金,专门负责控制和管理神庙的一切事务。本来,根据1950年的一项法案,帕德马纳巴史瓦米神庙以及相关财富和捐赠等事宜,都归属于瓦尔玛王族的信托基金。但1971年,英迪拉·甘地政府又颁布法令,废除了一切印度政府在建国时曾与各土邦王公达成的秘密协定。1993年,印度宪法修正案又规定,印度政府曾与土邦王公订立的所有契约和保证均已失效。因此,瓦尔玛王族旗下负责管理神庙的信托基金,对神庙的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合法性一直受到挑战。

也有学者认为,原则上讲,这些财宝是捐赠给神的,即便是拥有神庙管理权的王族后裔,也不应该占有属于神的财富,而应把财宝交给国家。

印度一些媒体则开始计算:印度现有4.5亿贫困人口,而目前从神庙发现的财富价值,超过了喀拉拉邦一年的教育预算,相当于印度7个月的国防支出,或能为印度偿还4个月的贷款利息。所以,印度最高法院前法官克里希纳认为,这些财宝应当被公开拍卖,拍卖所得用来赈济贫困,投入社会公益事业。

还有人认为,鉴于宝藏的历史性和鉴赏性,应当把它们展示给世人。一些学者说,神庙宝藏是该地区物质文明的最好展示,有利于从多方面诠释喀拉拉地区曾经的商贸文化。因此,应当向埃及学习,把财宝保存在神庙附近的博物馆当中,允许公众参观,同时也方便学者研究。

历史学家帕尼卡建议,应当以这些财宝为基础,建立起印度的卢浮宫或大英博物馆。他说:“这是绝好的机会,应当建立一个拥有国际水准的博物馆,把财宝陈列其中,让全世界的人都来欣赏。”他认为,博物馆建成后,将补充和拉动喀拉拉邦的支柱产业——旅游业。

目前,印度最高法院还没有判定财宝的最终归属,但表示,将在8月份出台解决财宝纷争的法律纲要。考虑到宗教的敏感性,喀拉拉邦政府对接管神庙的态度也犹豫不决,首席部长欧门·昌迪在发现财宝后立即宣布,这些财宝将被保存在神庙中,不会被挪用,也不会移往其他地方。

 反思文物管理制度

帕德马纳巴史瓦米神庙宝藏的发现,也引起了印度社会各界对印度文物管理制度缺陷的反思。印度虽然是世俗政治国家,但几乎所有民众都有自己的宗教信仰。印度建国时有560多个土邦王国,他们都拥有大量的神庙,各个神庙都在不断接受来自信徒的大量捐赠。帕德马纳巴史瓦米神庙的财宝被发现后,很多人认为在印度其他大大小小的神庙中,也藏有巨额宝藏。然而,许多与帕德马纳巴史瓦米神庙齐名的神庙,拥有的资产少得可怜。于是有人说,这很可能是由于神庙管理方监守自盗,将珍贵的古董文物收入私囊,或是把它们卖到国外。

还有人担心,一些地方政府会勾结寺庙管理人员,利用宝藏为自己牟利。有分析人士甚至估计,在过去的40年中,印度南部至少有10座最富有的寺庙中的部分神职人员,利用神庙的文物充当一些政党洗钱的媒介或工具。比如泰米尔纳德邦的德拉维达进步联盟,曾在从1967年开始当政的10年间,专门设立了一个特别部门来处理寺庙财产,与寺庙管理人员联手,复制、替换和走私了相当数量的文物,这些文物最后都出现在了黑市上。

印度著名评论人士萨达南德·梅农近日在《印度瞭望》周刊撰文指出,印度政府6年前试图修订文物保护法案时,大量文物正明目张胆地在古玩市场上销售。当时政府估计,全国文物的总价值约为4000亿卢比(约合583.6亿元人民币)。这次发现的神庙宝藏,很可能使这一数字飙升至4万亿卢比(约合5836亿元人民币)。这笔钱,是实实在在的国家财富,政府要负起监管责任来。很多民众也有同样想法,他们希望中央政府尽力清点和制定出一份详尽的文物统计清单,来评估国家的文物财产。同时,要认真检查各个博物馆中的馆藏文物,看看有多少是真品,多少是赝品,不能再让国家宝藏流落海外,或成为一些人的私有财产。

奇闻异事

人物推荐

搞笑图片

回顶部